收好官,起好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經典流傳,血脈賡續,創新發展。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中央民族歌舞團堅持把學黨史和學團史有機結合。12月11日央視《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欄目播出中央民族歌舞團專場(上),老一輩藝術家深情講述中央民族歌舞團在黨的領導下建團和發展的光榮歷史,新一代藝術工作者在回顧歷史中進一步堅守初心使命,增強責任擔當。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以來,中央民族歌舞團立足職責職能,落實落細全會精神,理論學習、業務建設兩不誤,為收好當年官、起好來年步打下堅實基礎。
多層次、多角度深入開展專題學習
在團黨委的精心安排部署下,黨委中心組、黨支部、各部門、青年理論小組紛紛召開專題學習會,利用好線下、線上兩個渠道,展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題學習。
團領導分別組織創作演出人員、黨外人士、離退休干部、青年團員開展學習交流,說心得,談體會,把全會精神貫穿到職工的工作生活中。
把美好旋律送到人民中
六中全會閉幕第五天,中央民族歌舞團就開拔去了廣西,帶著各族人民的祝福為龍勝各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送去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民委的關懷;同時出發的還有歌唱團《多彩的旋律》精品音樂會第二輪巡演隊伍。既演唱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曲,也帶去了經典的民族歌舞,高唱“中華民族一家親”的主旋律,在人民心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2022年新年,中央民族歌舞團民樂團將帶著一臺具有多元藝術風格的民樂演奏《錦繡中華》奔赴多省,與人民共享民樂藝術和民樂團的藝術發展成果。送去喜慶和祝福的同時,用音樂詮釋多彩中華文化,樹立強大文化自信。日前已進入緊張排練。
創作排演時代精品力作
中央民族歌舞團自建團以來始終把藝術創作放在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70年來,創作排演了大量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作品。2021年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和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舉辦,歌舞團不少新作問世。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柒》將于12月14日首次亮相舞臺,在民族劇院將多民族音樂、舞蹈、傳統手工藝和戲劇藝術有機融合的舞臺藝術奉獻觀眾。
中央民族歌舞團舞蹈專場晚會自2019年亮相國家大劇院新春演出季以來收獲了無數贊譽,特別是2021年春節除線下演出外,線上播出更是收獲了單場2800萬點擊量。2022年再次受邀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并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舞蹈展示。日前正在緊張排練中。
供稿:信息中心
文/劉亞麗
編輯、制作/都一杰